登录 | 注册欢迎您访问黄河大合唱官网!
曲作者冼星海
首页 > 曲作者冼星海 > 回忆与研究 回忆与研究

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----肖勇

来源:黄河大合唱   时间:2018-02-10 10:40:36  编辑:超级管理员

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 ---- 肖勇

 

  今年7月初,江泽民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期间,从繁忙的日程中抽空,来到位于阿拉木图市中心的冼星海故居,亲手为故居纪念牌揭牌,从而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中哈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史。临别时,江泽民主席挥毫题词:“忆星海,黄河涛声萦回于耳;访邻邦,友谊之花绚丽夺目。”

  早在3年前,俄罗斯籍华裔作曲家左贞观向报界披露了冼星海40年代在哈萨克的生活和创作情况。左贞观几乎遍访了所有当年接触过冼星海且健在的人,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,还发现了冼星海佚作"第19号作品”。

  1941年6月,苏德战争爆发。当时正在莫斯科为纪录影片《延安与八路军》配乐的冼星海,准备返回祖国。但是,由于战事原因,他先是在蒙古逗留一段时间,尔后辗转来到哈萨克的阿拉木图。左贞观曾专门访问了年逾八旬的哈萨克著名音乐学家叶扎科 维奇。老人回忆说:“战时,我常常见到黄训(冼星海在国外的名字)。他的外表我记得很清楚——瘦瘦的,穿着黑色大衣。那时生活很艰苦,每天都有不少人迁移此地。我们都领粮食卡,对他有特别照顾,多给一份粮食。黄训常来我们作曲家协会参加活动,听新作品。我记得听过他的一部作品,好像叫《歼灭》。黄训为人谦逊、文雅,有才学。”在阿拉木图,冼星海住在一位叫拜卡达莫娃的妇女家里,她有两个孩子,哥哥也是作曲家。让一个陌生男子又是外国人寄居家中,是需要极大勇气的。冼星海与房东相处得很好,拜卡达莫娃称他“阿弟”。有一次冼星海发髙烧,拜卡达莫娃卖掉自己的裙子,给他买回退热药。

  库斯坦奈是哈萨克一个人口仅有数万人的小城市,1944年1月,冼星海应邀来到这里帮助建立音乐馆。音乐馆初期下设一支由歌手、舞蹈演员、诗人组成的演出队,冼星海担任小提琴伴奏。他们经常深人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巡演,条件非常艰苦,用牛车运送道具和行李,在乡下过夜往往是几个人共用一条被子并睡在地板上。是年夏天,为纪念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达,冼星海创作了交响诗《阿曼盖尔达》,当地报纸《斯大林道路》对此作了专题报道。

  在库斯坦奈,冼星海还举办过小提琴演奏音乐会,曲目大都为哈萨克民歌和舞曲,被视为该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。左贞观在库斯坦奈调查过程中,还特地看望了当年音乐馆馆长叶谢托夫的遗孀卡拉沙什。交谈时,卡拉沙什提起她的丈夫1958年出版了一本《叶谢托夫?歌曲集》,书的封面有这样一段话:"献给伟大中国人民的儿子,走在革命前列的,过早逝世的著名作曲家、革命家、共产党员,我的真挚的朋友和这本歌曲集的著作者冼星海(黄训)。”这是一个重要发现。冼星海在自己的〈〈创作杂记》中写道:“19号作品——《哈萨克歌曲集》(约25至30首)。这个歌曲集是在库斯坦奈写的。1944年我在哈萨克库斯坦奈音乐馆工作,大半是哈萨克民歌,我只记录和声。”长期以来,人们认为冼星海的“19号作品”遗失了,而左贞观断定《叶谢托夫?歌曲集》(共22首)就是“19号作品”。“叶谢托夫本人是一名记者,不是专业音乐家,尽管他用自己的名字出版了歌曲集。”左贞观说。

 

原载《经济日报》1998年8月2日8版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7 - 2024 黄河大合唱 http://www.yellowrivercontata.com 京ICP备16008522号-2

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4929号